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15集课程复讲

廖梓行学长

  
1、劝谏兄弟或朋友需用什么态度?老师举了哪些实例? 
劝导兄弟或朋友要不以言教,而以身教的态度,才能取得效果。蔡老师讲到:汉朝郑均为劝兄长放弃贪念,自己去当别人的仆人,做最卑微的工作整整一年,用劳力赚了些钱,全部拿给他哥哥,终于感化了他的哥哥;
蔡老师在澳洲净宗学院学习期间,寝室里面桌子上面有很多垃圾,比较杂乱。卢叔叔一句话也没有讲,见到寝室、浴室或者是洗手台上脏东西,他就自己默默的给它捡起来,也把流理台擦得干干净净,然后他才去睡觉。日复一日地做,做了差不多四、五天,终于让同宿舍其他的人都很惭愧地低下头来。自觉维持寝室整洁。
2.如何教导孩子将“亲有疾药先尝”的精神落实到现代生活?
我们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教导他(她),面对一些紧急情况怎么去应对,让他(她)懂得如何在紧急当中要从容不迫的处理事情。例如:急救药物放在哪里?紧急的时候,怎么拿到这些药?拔打急救的电话:火警119、医院急救120,民警110求救。最亲的亲戚的电话,都要让他随时知道,让他在遇到的时候懂得处理。当父母卧病在床,应该怎么样照顾,都要让孩子晓得,让他有做的机会。
3.长寿的秘诀是什么?提升聪明智慧的秘诀是什么? 
 法布施可以得聪明智慧。而且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。
 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。“无畏”就是让别人免于恐惧,这个叫无畏。
4.“丧三年常悲咽”这句话该如何理解? 
“丧三年”,是古代的礼仪,要服丧三年的时间。“常悲咽”是一个孝子自然而然就会有这样的情绪。因为孝子几十年来念念都把父母的恩德放在心上,当父母一离去,他很难接受,只要又想到父母,他的眼泪忍不住就掉下来,所以“常悲咽”。 
   “居处变,酒肉绝”,因为有这种感怀之情,才会“居处变,酒肉绝”,所以“礼”其实是发自一个人的内心,自然做出来的。父母都离去了,他绝不会去花天酒地。自然而然对那些挥霍、那些酒肉就不想吃。  
5.“丧尽礼祭尽诚”这句经文的意义是什么? 
在为父母办丧事的时候,要感怀父母的恩德,在祭候要很庄严肃穆,依照父母的心愿来做,不忘父母的教诲。 要厚养薄葬,切不反道而行之。  
 父母健在,要非常珍惜,好好奉养;父母走了,我们也会觉得很踏实、很安慰,,不要让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”,这样的遗憾再发生在我们的身上。 
 父母已经离去了,要尽心尽力把自己的孩子教好,让我们家族的血脉能够愈来愈好,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。
6.教孩子“孝顺”的方法有哪些?
第一、 教孝最重要是“以身作则”. 
第二、 要“亲师合作”。老师也教,家长在家里又配合,孩子行为很快就能循规蹈矩。家长每个礼拜都上一节家庭教育课,都上《弟子规》,一句一句学习。所以这些家长跟老师就配合得很好,孩子行为的转变就特别快,因为老师跟家长在孩子小时候是最有影响力的。 
第三、 教孝要“夫妻配合”。先生帮太太讲话,太太要帮先生讲话 。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数落先生或太太的不是。
第四、   庭里面教育的原则要一致,也就是要有共识,观点一致。
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